5月14日,光伏板块开盘下挫。
据时代财经统计,截至5月14日收盘,光伏产业个股总市值较前一交易日蒸发153亿元。而光伏设备指数(881279.TI)于5月13日触及高点6345.199点后回落,当日报收6188.839点,涨2.27%。5月14日开盘,该指数报6122.822点,低于前一日的收盘点位。
据时代财经了解,光伏板块之所以在昨日(5月13日)迎来大涨,主要是受到市场上硅料企业“减产挺价”的传闻影响。
市场消息指出,业内正计划由硅料行业排名前6的厂商来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而时代财经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硅料企业对于“减产挺价”的探讨确有其事,但目前细节尚未达成共识,且花费亦相对较大。
“如果行业在积极探讨各类解决方案,也期待有一个好的结果,但目前仍需继续观察。”一位业内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
海证期货研报数据显示,4月多晶硅产量为9.54万吨,同比下降47.4%。目前多晶硅企业生产积极性有限,部分企业在后续生产将出现一定自律减产,5月虽有个别新投产能(预期产能共计15万吨),但减产企业亦有多家。5月产量环比仍将小幅下降,预计开工率30%~40%。截至4月30日,多晶硅库存约26.1万吨,已连续4周累库。
尽管硅料“减产挺价”的市场传闻刺激5月13日光伏板块短暂反弹,但5月14日,光伏板块依然下挫。
“截至目前公司在美国储备有足够规模的电池组件库存,其成本预计不会受到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的影响,另有部分在运输途中即将入关的产品,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供货渠道,可以满足公司今年后续阶段美国市场客户需求。”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这次对等关税可能会带来产品价格一定幅度的上升,对于美国的电池组件库存利润会产生正面影响。另外,公司的印尼合资TOPCon电池组件工厂(目前年产能1GW)不受东南亚四国“双反”的影响,印尼工厂具备相对竞争优势。
阿特斯董事长庄岩则明确地告诉投资者公司会采取的应对不确定性的方式。比如,通过短暂的90天时间窗口,利用好原有产能航道;加快推进部分环节往关税成本较低地区转移;加快美国本土工厂生产等。
时代财经注意到,自5月14日12时01分起,中美调整后的关税正式生效。即便关税政策有所缓和,但较多投资者仍对这一问题感到担忧。
“中美关税政策缓和,有利于为光伏、储能产品提供相对稳定的海外贸易环境。为应对海外贸易政策挑战,公司持续完善多元化的全球供应链布局,保障高溢价市场供应稳定。”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指出,“公司对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保持乐观,预计将实现10%以上的同比增长。主要增量来自于中东非、亚太等新兴市场。”
奥特维董事长葛志勇则表示,公司是设备厂商,目前的关税和贸易战对公司有一定的影响,公司内部也在分析、评估并采取提升海外产能、拓展非美国家市场等积极措施。
“目前光伏装备制造的产能主要集中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必然会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为应对政策性风险,公司已进行了前瞻性布局,马来西亚的制造基地已落成并完成了首台设备出货,正逐步提升产能规划以应对未来的海外出口要求。”他补充道。
此外,多位上市公司掌舵人均对行业发展做出研判。
在李仙德看来,当前国内分布式抢装高峰已过,市场报价逐渐趋向理性。
“长期来看,无论是AI驱动还是绿色电力需求,光伏长期需求依旧旺盛。部分跨界光伏企业已在逐渐退出市场竞争,结合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指引,光伏行业会逐渐进入从亏损到盈亏平衡、再到逐渐盈利的过程。”他说,“基于20《888棋牌网页》25年的组件出货目标,公司当前已签订6到7成的订单。”
庄岩则认为,行业供过于求局面目前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2025年公司将继续执行行之有效的经营策略,在光伏板块,在行业产品价格未有明显回升之前,继续平衡组件出货量和利润的关系,优先保证高价市场订单;同时,充分发挥储能第二主业的优势,保证大型储能业务的高质量交付。”
高纪凡亦向投资者透露当前行业产能情况。“目前业内PERC产能和尾部厂商持续出清。”而葛志勇也表示,“现阶段行业内部分企业已开始处理部分落后产能。光伏行业整体的出清进度与节奏无法预测,我们预计还会需要一定时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去年 ,华策主投主控的电影《刺杀小说家》全球票房突破10 ♋亿;今年,《反贪风暴:最终章》成为内地影史元旦档犯罪电影票房 ♓冠军,《万里归途》的票房也已经突破15亿 ⛷。888棋牌网页傅斌星透露,目前华 ➦策储备的电影项目有20多个,电影业务有望在未来的3-5年,稳 ⛼定在行业排名前列的位置,从而形成稳定的盈利能力。
展望欧美货币当局的加息步伐,法国兴业银行董事长Lorenzo Bini SMAGHI表示,明年一、二季度 ⚽,欧央行和 ♍美联储必须考虑在经济放缓和通胀放缓的情况下,是否还要继续加息 ⏪,如果选择继续加息,就会很有挑战,因为随着通胀可能放缓,经济 ⛅可能会进入衰退。
本报记者 彭安 【编辑:陈敬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