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出台“人工智能+教育”相关利好政策。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在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教育类上市公司正积极布局相关领域。
政策大力支持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近日发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此次发布的两项指南是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进一步落实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认为,这两项指南的落地实施,将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推动人工智能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构建安全高效、公平普惠的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近期,多地针对“人工智能+教育”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引发市场关注。
5月9日,江苏省教育厅正式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分为八个部分、共二十二条,提出到2027年形成国内一流、具有江苏特色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实践模式,在全国率先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打造一流人工智能学科专业集群,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取得重要突破,建成国内一流的算力平台支撑能力,提升教育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近日则发布《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通过智能基座构建、师资培优进阶等八大行动实现学生AI素养全面提升、教师AI素养显著发展、AI课程体系持续优化、智慧教育资源统筹布局、智慧教育生态全域覆盖、教育治理范式智慧转型。
对于人工智能教育,教育部相关人士表示,要优化知识体系,提升师生素养技能,加快建设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教材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智能素养和育人本领。要深化平台应用,赋能教育改革创新,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加快智能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要扩展国际合作,彰显教育国际影响,搭建标准互认、数据互通、平台互联的全球智慧教育体系,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在全球范围开放共享。
上市公司大力推进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人工智能的布局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对外开设人工智能领域培训课程,另一块是利用人工智能对企业内部现有业务条线进行改造。一方面,通过开设人工智能领域培训课程,可以招到更多的学员,获得更多的培训收入。而人工智能赋能现有业务条线,可以提高企业整体运转效率,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中国东方教育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华图教育集团创始人、总裁易定宏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人工智能涉及数据、算力和算法三大核心资产。华图教育目前已经在学员的智能预测、课程规划、报岗指导以及教学教研活动等环节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AI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办公效率,让公司把更多资源投入到教学研发和交付服务。目前,我们已经用人工智能代替老师进行申论批改,在面试点评等领域也实现了对教辅人员的替代。”易定宏说。
粉笔CEO张小龙则强调,公司对AI的投入并非短期跟风,而是一以贯之,早在ChatGPT面世前就组建了专业算法团队,近年来更持续加码人才与算力投入。他表示,科技才是效率提升的根本,呼吁行业聚焦垂直场景的产品创新与商业价值挖掘。据了解,粉笔前期AI研发投入已进入价值兑现阶段,基于算法优势构建的技术护城河与规模化的商业闭环,正形成支撑业绩增长的飞轮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