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实习生 吕广龙 上海报道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市场稳步发展,发行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持续增长,REITs市场受益于常态化发行提速及前期限售份额逐渐解禁,提质扩容取得成效。截至目前,我国REITs累计上市超50只,发行规模(含扩募)超千亿元。与此同时,公募REITs也吸引了大量机构投资者的目光,其中保险资金参与度显著提升。
2025年上市公募REITs统计表
中国人寿表示,合伙企业的投资聚焦于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有助于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促进基础设施行业健康发展,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实践。
对外经贸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险资作为“耐心资本”,深度参与REITs全链条投资,支持实体经济与存量资产盘活,符合国家战略。从险资本身的角度来看,受资产荒和利率下行压力驱动,转向公募REITs有利于险资获取长期稳定收益。
从试点到常态化,基础设施REITs持续发展
早在2020年4月,中国证监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聚焦重点区域,优先支持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长江三角洲等重点区域,支持国家级新区、有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试点;聚焦重点行业。优先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行业,包括仓储物流、收费公路等交通设施,水电气热等市政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固废危废处理等污染治理项目。鼓励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等开展试点。
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首批9只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于2021年6月21日分别在上交所(5只)、深交所(4只)平稳上市,成为我国基础设施REITs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去年7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全面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常态化发行的通知》,决定全面推动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
改进后的《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申报要求》中,将可申报项目的行业范围细化为13种,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在去年8月1日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过4年试点,我国基础设施REITs制度规则持续健全,发行规模稳步扩大,资产类型不断丰富,市场表现总体稳健,各有关方面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对促进投融资机制创新、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正逐步显现,常态化发行已具备良好基础。
此外,中国证监会在日前表示,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合理分配参与各方权责,更好发挥REITs盘活固定资产、拓宽投资渠道、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REITs专项立法工作已列入立法议程。
根据中国证监会数据,截至2月28日,全市场已批复52只首发和扩募REITs项目,资产范围覆盖收费公路、产业园区、污水处理、仓储物流、清洁能源、保障性租赁住房和新能源等多种类型,市场规模超过1100亿元。
业内认为,基于我国基础设施领域资产类型丰富、存量规模巨大的特点,中国REITs市场的潜在规模庞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市场与政策双引导,险资成REITs“主力军”
龙格指出,从险资流向来看,因现金流稳定且政策支持明确,消费基础设施(如购物中心)、保租房、能源及产业园REITs更受险资青睐。
与此同时,从当前的趋势来看,险资正在成为公募REITs最大的投资方之一。
从北京平准基础设施不动产股权投资基金的合伙企业出资额看,中国人寿、财信人寿两家险企出资占比超过了80%,可以窥见保险资金在REITs市场中的参与程度。
险资参与REITs的形式多样,涉及战略配售、私募基金投资、专项基金设立等多种方式,北京平准基础设施不动产股权投资基金就属于专项基金。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澳门天天六开彩免费资料》示,公募REITs的收益相对稳定,其波动性介于一般固收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之间,与险资的投资属性契合度较高。
以首批在上交所上市的东吴苏园产业REIT为例,其今年一季度实现本期收入5963.89万元,净利润1539.1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42.96万元,现金流分派率为1.05%,年化现金流分派率为4.26%。
龙格认为,险资投资公募REITs有三点优势,第一,REITs强制高分红(约6%~10%),提供类债券的稳定现金流,符合险资长期负债端收益要求;其次,底层资产(如基础设施)与股债相关性低,优化组合风险收益比;第三,新准则下,REITs分红计入损益表,价格波动不计入,有利于平滑险资利润波动。
除REITs项目与险资投资属性相契外,政策鼓励也是提高险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2023年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将REITs风险因子从0.6降至0.5,降低偿付能力占用;鼓励险资参与基础设施盘活,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于4月8日发布了《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以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发挥保险资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优势,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富国基金分析,从实操层面看,截至2024年末,上市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在150%~300%区间,《通知》下对应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为30%~40%,2024年保险资金“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的实际配置比例在10%~20%之间,仍有较大理论上限空间。
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公布,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上表示,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已经提上日程,并提出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据统计,目前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批复总金额1620亿元。在政策引导下,追求中长期的价值收益逐渐成为市场共识,业内认为,险资作为“耐心资本”,深度参与REITs全链条投资,支持实体经济与存量资产盘活,符合国家战略。
投资者提问:“如何看待青花30复兴版成长节奏 ☺?澳门天天六开彩免费资料”
资产端亏损、负债端流失
本报记者 万斯大 【编辑:李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