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立案极有可能涉及公司对2021-2023年度财务数据进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根据公告,立方数科将部分硬件贸易业务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更正为"净额法",累计调减营业收入5644万元,调减营业成本5644万元。看似"收入成本同步减少、利润不变"的调整,但是仍然会应该投资者关于业务规模的判断,一个行业的头部企业,首先是营收规模巨大的,其次才参考其他指标,并且很有可能属于低附加值的供应链贸易。
更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23年4月,深交所就曾对公司"智能硬件"收入确认方式提出问询,质疑其是否存在以总额法虚增收入的情形。但立方数科当时坚称符合会计准则,直至2025年安徽证监局介入调查后才被迫承认错误。
立案调查前,立方数科已两度收到安徽证监局的监管关注函。2025年1月22日的首份关注函直指会计核算乱象,要求公司全面自查收入确认问题,并特别强调"严禁财务造假、配合造假等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这封措辞严厉的函件,揭开了公司内控失效的冰山一角: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否定意见审计报告显示,立方数科因连续两年会计差错更正,导致销售业务控制失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时隔两个多月,2025年4月2日的第二份关注函进一步聚焦智能硬件业务。监管机构发现,公司未对2024年新增的"超立方智能硬件"业务开展自查,且在互动易平台披露的AI一体机销售情况与实际数据严重不符——微信商城实际销售为零,却被包装成"DeepSeek概念股"引发股价异动。这种"蹭热点式"的信息披露,不仅涉嫌虚假宣传,更暴露了公司利用资本市场概念炒作的意图。值 得注意的是,两次关注函均提及"自查不全面、核算不规范",这与公司管理层频繁变动有关,显然难以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
立方数科的坎坷历程,折射出传统企业转型的典型困境。其前身太空板业成立于1999年,早期以轻质建材制造为主业,2017年更名"太空智造"试图向建筑信息化转型,但成效甚微。2020年实控人变更后,公司开启激进转型:剥离传统建材业务,大举进军BIM(建筑信息模型)、云计算、智能硬件等领域,并更名为"立方数科",试图打造"数字科技服务商"形象。然而,转型战略执行却千疮百孔:
所谓"智能硬件"业务,本质是采购戴尔、惠普服务器进行转售,毛利率10%左右,研发投入占比低于3%且长期保持地位,处于行业末端。这种"贸易+贴牌"模式,与所谓概念股"硬核科技"相去甚远。为支撑转型叙事,公司通过总额法虚增贸易收入,掩盖核心业务的萎缩。2025年收购安徽云掌财经切入大数据领域,但与原有数字化业务协同性上未见清晰战略思路,可能是典型的"盲目跨界"。从过去成绩也可以看出,截至2024年末,公司商誉净值仅2467万元,但累计减值达4.39亿元,减值率高达94.7%。这暴露出此前收购的标的资产未能实现预期收益,管理层历史上存在盲目扩张的决策失误情况。
立方数科的困境,是当下资本市场企业转型阵痛的缩影,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会面临传统业务委转型,新业务青黄不接的境地,加上业绩有所盼,监管有所命,如果没有做很好的赛道切入准备,极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财务数据拼接的造假情况。但上市公司是市场主体的佼佼者,是广大企业的楷模,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规范、承压、耐着性子走下去,这就是身在江湖,除非全身而退,否则只能风雨兼程。这场风暴过后,资本市场需要的不仅是处罚结果,更是企业重塑信任的勇气与行动。
责任编辑:韦子蓉
➤以股抵债!华夏幸福债务重组重大进展中国福利彩票怎么扫码
日前 ⛎,中国福利彩票怎么扫码为加强企业数据资源管理,规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 ⛺处理,强化相关会计信息披露,财政部起草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 ♐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首次较为全面地为企业数据资源 ♉的会计处理提出可遵循的规定。
本报记者 施乐 【编辑:程庭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