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钟恬
今年一季度港股市场的大爆发令人瞩目,恒生指数涨幅高达15.25%。然而,随着全球资本市场步入动荡期,二季度以来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在此环境下,不少机构、券商纷纷建议投资者寻找市场震荡时的“避风港”,将目光投向盈利预期稳健的高股息公司,把这类资产作为底仓配置,以获取相对确定的股息收益。
能源银行公用事业领衔
根据2025年最《977彩票app下载手机版》新数据,港股市场上高股息率的股票呈现出明显的行业聚集特征,主要集中在能源、银行、公用事业及部分
以恒指成份股为例,统计显示,截至5月7日收盘,83只港股蓝筹股中,总共有49只股息率(TTM)超过4%,其中东方海外国际、中国宏桥的股息率超过10%。
东方海外国际的主要业务为货柜运输及物流,2024年上半年每股派息0.63美元,已于2024年10月派发;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32美元,将于2025年6月30日派发。全年累计股息(含中期股息)达1.95美元,股息率高达13.48%。
中国宏桥是一家铝产品制造商,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02港元,连同中期已派发的股息每股0.59港元,2024年度累计派息每股1.61港元。这一派息水平较2023年度的每股0.63港元大幅增加,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自上市以来,中国宏桥累计分红已达524.4亿港元,居港股高息股第一梯队。摩根大通表示,中国宏桥2024年63%的派息率超出预期。
在能源板块中,煤炭、石油等细分行业的表现也格外突出。
银行板块同样是高息股的集中地。
港股的确定性溢价
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至2025年3月14日,恒生高息股30指数的股息率为7.0%,较以恒生综合指数为代表的大市股息率高出3.8个百分点。此外,恒生高息股30指数的股息率高出香港十年期债券收益率3.5个百分点。
恒生高息股30指数追踪具备稳定派息率的上市公司,除成交量规定外,成份股须满足至少有连续三个财政年度的现金派息记录。
来自广发证券的数据也显示,香港高股息指数2008年以来持续跑赢恒生指数,同时在2008年、2015年、2020年指数快速下跌中,高股息指数都有不错的表现,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对于港股高股息板块具有更为持久的相对收益能力,戴康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从长期来看,港股市盈率相对A股、美股偏低。港股具有离岸市场特性,带来市场不确定性更高,香港市场投资者对于利空更加敏感,对于不确定性更加不欢迎,导致港股整体存在“不确定性折价”。二是相对于A股、美股,港股的牛市更依赖于盈利贡献。
数据显示,在A股、美股等市场的典型大牛市之中,涨幅更多由估值贡献:其中A股大牛市中估值的涨幅贡献率平均达74%,盈利的涨幅贡献率为26%;美股典型大牛市中,平均估值的涨幅贡献率为55%,盈利的涨幅贡献率为45%。而港股大牛市中估值的涨幅贡献率平均为51%,盈利的涨幅贡献率为49%,盈利对于港股大牛市的推动作用显著大于A股、美股。
“香港市场的投资者更重视基本面的确定性,由此造成港股的确定性溢价现象持续存在,在此背景下港股的高股息风格持续占优。”戴康说。
警惕“高股息陷阱”
高股息策略在带来确定性收益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风险,投资者需警惕“高股息陷阱”,识别哪些高股息标的是“真金白银”,哪些是“昙花一现”。
例如,部分公司股息率过高可能隐含着业绩下滑的风险或债务风险。典型的如房地产企业,在行业调整期,一些房企为了维持股价,可能会通过高股息来吸引投资者,背后却是业绩的持续恶化和债务的不断累积。当企业无法承担高额债务时,违约风险大增,股价也会大幅下跌,投资者不仅无法获得持续的高股息,还可能遭受本金损失。
香港博大资本国际总裁温天纳表示,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诈骗型公司,它们不断募集资金,并且利用募资给投资者派息,然后形成循环,投资者需要思考并鉴别这些情况,“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明白这个世界不存在神话,很多时候投资者需要提高警觉”。
“我们发现,投资高股息风格,不能十分简单粗暴地运用传统做法,即以过去一段时间的股息率作为未来投资的依据。”戴康认为,传统做法下的高股息投资方法会产生两大投资陷阱,即“股息陷阱”和“估值陷阱”,导致传统高股息投资方法持仓感受差,不能实现“高股息+高收益+低波动+低回撤”的效果。
戴康解释,股息陷阱是指企业以往的高股息并不能保证未来也是高股息,其分红意愿或盈利能力的调整,都可能影响到股息率的变化。部分企业在当期或过去虽具有较高的分红数据,但在未来,随着实际经营状况的变化,分红意愿可能随之改变,或者即使分红率仍未发生变化,企业盈利能力的下滑也将无法维持较高的股息率。
估值陷阱方面,即高股息策略的本质是深度价值股策略,企业的盈利端往往缺乏持续的增长,投资者不能获得“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收益。这或导致策略在资本利得方面容易录得显著负向贡献,同时难以实现真正“低波动、低回撤”的特性。
多维度筛选高息股
在投资港股高息股时,不能仅仅依据股息率的高低来选择标的,还需要从多个维度对企业基本面进行深入考量,以挖掘出真正具备高息投资价值的股票。
在戴康看来,一些传统的筛选方法往往不能兼顾高股息和高收益率,出现“熊掌与鱼不能得兼”的情况:单纯高股息策略忽视了增长要素,容易损失资本利得;而“假”高股息策略存在股息陷阱,会舍弃股息收益,失掉了原本高股息投资策略的初心。
戴康建议,可使用过去五年的平均股息率、预期股息率等财务指标,来刻画持续和预期的股息率情况;用ROE均值-标准差、净利润同比加速度等指标,选出具有一定盈利能力且盈利能力波动率较小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