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5月7日电 (记者 沙见龙)实施“找矿行动”,夯实能源资源安全根基;服务“重大战略”,构建生态安全防线;锻造“应急砺剑”,筑牢生产安全屏障……去年以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地质力量”,以高水平地质服务,护航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5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深化煤田地质工作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记者现场获悉上述信息。
据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副书记张玉洪介绍,该局在煤、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方面勘查成果丰硕,去年以来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在中国探获煤炭资源量24.84亿吨,相当于2024年中国原煤产量总量的一半以上,显著提升国家煤炭资源储备,持续巩固煤炭作为中国主体能源“压舱石”兜底保障作用。
同时,该局在德州、莱芜等地实施的7个铁矿项目,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中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资源基地提供重要支撑。张玉洪介绍说,莱芜铁矿普查项目钻获稳定富铁矿矿层,有望成为下一个战略找矿重点突破区。目前,该局正加快实施9个中央、省级地质勘查铁矿重点项目,富铁矿找矿工作呈现多点开花的新局面。
张玉洪称,该局打造“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绿色勘查技术体系,使用泥浆不落地、土壤分层分级剥离回填等先进工艺,绿色勘查技术实现在中国范围内推广。其中,创新出的定位系统动态优化施工作业方式,实现人工踏勘范围缩减70%、植被踩踏面积减少45%,大幅降《香港盘滚球》低勘查作业对生态环境的扰动。
聚焦“双碳”战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海洋强省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山东煤田地质局不断发挥地质服务优势,构建生态安全防线。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副局长李小彦提到,该局主动拓展地质服务新领域,在山东率先开展盐穴储能探索和实践,并率先在中国构建起盐穴储能领域“地-井-腔”协同勘查技术体系。在为山东省内重点大型盐穴储能项目建设提供关键支撑的同时,承担了中国首家压缩空气储能商业电站—肥城1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工程建设,助力该储能电站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套重大技术装备。
“瓦斯是威胁矿井安全的‘头号大敌’,其爆炸产生的高温瞬间可达1850℃以上,释放的爆炸能量破坏巷道设施并引发冒顶或坍塌,严重威胁矿井生产、矿工生命安全。”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总经济师、二级巡视员杨平透露,近年来,该局在瓦斯灾害防治和煤层气开发利用领域深耕细钻,完成“变害为宝”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
杨平表示,该局成功研制的新型水力联动机械造穴装置,目前已完成工业化试验,穿层瓦斯治理钻孔施工台效由800米/月提升至1900米/月,大大增强抽采效果,降低煤层瓦斯含量与压力,减少瓦斯突出风险,累计解放5000余万吨煤炭资源。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张玉洪表示,近年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以高质量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科技创新成果多点突破,科技投入达到年度到账事业收入的2.9%;深入推进人才引育创新工程,引育效能持续提升;合作开放格局不断扩大。(完)